原题:新京报小记者街头调查:八成市民经常接触网络转播
。新京报信息网络转播近两年来越受到关注,特别是今年受疫情的影响,转播货物这种网络新经济形式迅速扩大到普通人家。直播占据了你的生活吗?10月8日上午,新京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市民。接受小记者们的采访时,约8成的市民说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直播,想接受直播。
。26岁的市民马先生说,她以前用来刷朋友圈的时间,现在用来看现场直播,接触的现场直播有购物、化妆、唱歌、游戏等,其中现场直播最多。她通过直播购买假货,但她认为直播购物形式方便,经济实惠。
。马先生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。杨光摄影
。7岁的杜先生经常看游戏系的转播。放学后回家写作业后再看。这个直播很有趣。市民王先生说,自己喜欢的是直播商品,特别是一些农产品,通过直播商品的形式,可以唤起人们购买的欲望。
。接触直播少的是老年人。74岁的李女士没有手机,只看报纸上的新闻,他只听说过网络直播,还没有接触过。
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网络转播渗透到各行各业,深受众多网民欢迎。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,在中国电器商业的购物娱乐倾向中,现场直播现象异军突起。据专家介绍,2020年也被称为直播带货元年,淘宝直播迅速发展,颤音、速手等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占领市场,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直播购买商品。
。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中,约8成的市民想接受直播销售。一些市民表示,随着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它们给直播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。然而,一些市民在采访中表示,现场直播发展太快,出现了一些缺点,如传播负能量低俗化的内容,销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这需要相应的监管方法和监管能力,以便现场直播更好更快地发展。市民王先生说。
。新京报小记者、杨媛斐在悦、阎思媛、杨超然、
。编辑缪晨霞校对李项玲。